电商浪潮席卷全国的今天,山东省郓城县也涌现出一批以“互联网+”为引擎的新生力量,郓城县本艾电子商务中心(下面内容简称“本艾电商”)凭借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和扎根乡土的情怀,逐渐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,为传统县域经济注入了数字化进步的新活力。
立足本土,激活农产品“上行”通道
城县作为农业大县,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,如鲁西黄牛、小尾寒羊、花生、红薯等,但长期以来,受限于销售渠道单一、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难题,“优质优价”难以实现,本艾电商成立之初,便将“让郓城好物走出乡村”作为核心使命,通过搭建电商平台、整合供应链资源,为本地农产品打通了从田间地头到全国消费者手中的“高速路”。
心一方面深入乡镇调研,筛选出具有地域特色和质量优势的农产品,统一设计包装、制定生产标准,打造“郓城甄选”等区域公共品牌;依托淘宝、拼多多、抖音直播等主流电商平台,开设线上旗舰店和直播间,通过“农户+主播+电商”的模式,让红薯粉条、手工挂面、农家酱菜等“土特产”摇身一变成为“网红爆款”,仅2023年,中心便帮助农户实现线上销售额超500万元,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民增收,让农产品真正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“金钥匙”。
培训赋能,培育本土电商“新农人”
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本艾电商深知,要实现乡村电商的可持续进步,关键在于培养一支懂技术、会运营、留得住的本土电商人才队伍,为此,中心定期开展免费电商技能培训,内容涵盖店铺开设、产品上架、直播技巧、短视频制作、物流配送等全链条聪明,吸引了大量返乡青年、农村妇女和创业爱慕者参与。
自黄安镇的小伙子李明便是其中的受益者,以前,他守着家里的几亩花生地,收入仅够维持生计,参加本艾电商的培训后,他学会了用手机直播卖花生,从“对着镜头紧张到说不出话”到“单场销售额破万”,如今不仅自家花生卖出了好价钱,还带动了周边10余户村民的花生销售。“以前觉得电商离我们很远,现在才知道,手机就是新农具,直播就是新农活!”李明的感慨,道出了许多“新农人”的心声,据统计,本艾电商成立以来,已累计开展培训80余场,培训学员1500余人次,其中300余人成功开办了自己的电商店铺。
多元融合,拓展乡村振兴“新场景”
了农产品上行,本艾电商还积极探索“电商+”模式,推动电商与文旅、手工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合,为乡村振兴注入多元动能,中心联合郓城县非遗传承人,通过电商平台推广鲁绣、柳编、面人等传统手工艺品,让非遗文化“活起来”的同时,也增加了手艺人的经济收入;还策划“郓城乡村一日游”“采摘节”等主题活动,通过线上宣传引流,吸引城市游客前来体验农耕文化、购买农副产品,实现“文旅+电商”的双向赋能。
郓城县张营镇,本艾电商还与当地合作社合作,打造了“电商+合作社+农户”的订单农业模式,根据电商平台的消费数据,合作社提前向农户下达种植订单,农户按标准生产,电商负责销售,既解决了农产品“卖难”难题,又保证了产质量量和供应稳定性,形成了“产销一体化”的良性循环。
展望未来,书写电商助农新篇章
最初的小小职业室到如今集电商运营、人才培养、供应链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商中心,郓城县本艾电子商务中心的成长轨迹,正是县域经济拥抱数字化转型的生动缩影,本艾电商将继续深耕本土,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品类、完善物流体系、提升品牌影响力,同时探索跨境电商等新赛道,让更多郓城优质产品走向全国、走向全球。
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本艾电商如同一颗播撒在乡土的“电商种子”,正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,带动着更多群众搭上数字经济的快车,共同描绘“产业兴旺、农民富裕、乡村秀丽”的新画卷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