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建主体职责履行不到位整改措施
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之中,党的建设愈显重要,尤其是党建主体职责的落实。近来,通过调研发现,不少部门在党建主体职责履行上存在不到位的情况,亟需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。这篇文章小编将围绕“党建主体职责履行不到位整改措施”展开深入分析,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。
党组(党委)履行主体职责不到位一个普遍的难题。根据《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职业的暂行规定》,党组(党委)在机关党的建设中应承担起相应的职责。然而,调研表明一些部门不仅未能定期召开专题会议,还未能听取基层党组织的职业汇报。这种情况会导致基层党建职业难以推进,因此必须强化党组(党委)的职责觉悟,建立定期职业的机制,确保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,听取基层组织的汇报,及时研究难题解决。
落实“一岗双责”要求同样不到位。一些单位未能有效地将班子成员与基层党建相联系,导致职责不清。为此,应建立明确的联系机制,要求班子成员定期对其分管的部门(科室)进行督促检查,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在职责范围内落实党建职业。除了这些之后,应当对班子成员推进职业的情况进行考核,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,督促其主动开展党建职业。
再者,述职评议考核机制亟待加强。现行的述职评议制度虽然已被明确规定,但不少单位实施不到位,缺乏对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的有效评价。这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述职规划,要求每位党组织书记在党员大会上述职接受评议,并根据评议结局形成整改方案。今年度述职要与前年度形成明显差异,确保每位党组织书记的述职报告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。除了这些之后,针对述职评议中发现的难题,要有明确的整改清单,并落实到位。
第四,纪实管理未被有效执行也制约了党建主体职责的落实。部分单位缺乏规范的纪实管理制度,导致职业记录不全,部分职业甚至出现“断档”现象。为此,应建立健全部门党组(党委)和基层党组织的纪实管理制度,确保职业记录的准确完整,形成有效的职业回顾机制,推动党建职业的持续改进。
怎样?怎样样大家都了解了吧,党建主体职责的落实关乎党的建设全局。通过增强党组(党委)的主体职责觉悟、完善“一岗双责”机制、加强述职评议考核和建立有效的纪实管理制度,各级党组织能够更好地履行党的建设职责,推动党建职业健壮、有序地进行。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,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