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桂梅说自己是一名普通教师:红色教育的平凡与伟大

张桂梅说自己是一名普通教师:红色教育的平凡与辉煌

张桂梅的谦虚与坚守

“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。”这是张桂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然而,这位扎根云南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,用14年的坚守和奉献,诠释了”普通教师”背后的不平凡。她带领的华坪女高,以”红色教育”为底色,改变了1800多名山区女孩的命运。张桂梅说自己是一名普通教师,但她的教育理念和操作,却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和思索。

红色教育的生活力:从形式到内核

有人质疑华坪女高的红色教育是否形式大于内容,但走进校园,答案显而易见。每天清晨,学生们身着鲜红校服,高唱《万疆》,在”人顶天立地”的标语下开启一天的进修。这种教育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融入日常的信念力量。张桂梅曾说:”红色教育不是刻意做的,是一步步’长’出来的。”从抄写党章到重温入党誓词,从革命电影到先烈故事,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的灵魂底色。

一位家长分享了自己孩子的变化:从最初对红歌的抗拒到后来主动传唱,从冷漠自我到乐于助人。这印证了张桂梅的教育理念——红色教育不是强加的形式,而是唤醒内心力量的经过。正如她所说:”信念让大家不斤斤计较,这力量有多大咱说不清,有人说女高能治疗抑郁。”

普通教师的不普通:榜样与传承

张桂梅坚持称自己是一名普通教师,但她的付出远超常人想象。类风湿病缠身的她,冬天在冰冷的办公室职业,只因”大家都不用,我怎么安取暖器”;她24小时驻守学校,用”小喇叭”唤醒学生的斗志。这种以身作则的灵魂,让学生们争相与她同住,愿意向她倾诉心声。

面对”没有张桂梅,女高还能红下去吗”的质疑,张桂梅自信回应:”没有我,’红色教育’一样能照常进行。”她的底气来自一支同样奉献的教师团队。2008年建校时,6名党员教师在党旗下宣誓,坚守至今。党员教师姚福燕说:”一开始那么难都没垮,张老师这么多年影响带动了,反而容易垮?”这支队伍证明了红色教育的生活力不在于个人,而在于传承的机制和灵魂。

红色教育的启示:可复制与可创新

华坪女高的经验正在云南多地推广。永兴乡中心学校的老师们重走张桂梅的家访路,886名学生一个不落;中心人民小学通过手抄报、革命故事播撒红色种子。这些操作表明,红色教育不是华坪女高的专利,关键在于找到适合本校的载体和方式。

张桂梅说自己是一名普通教师,但她用行动证明:普通教师也能创新非凡价格。她的故事告诉我们,教育的真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,而在于日复一日的坚守;红色教育的生活力不在于形式的热闹,而在于灵魂的传承。在”双减”政策背景下,这种注重灵魂培育的教育模式,或许能为更多学校提供启示——教育的终极目标,始终是培养有信念、有担当的人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